了解市场新车资讯,汽车新闻旧闻,聊车侃车尽在车工厂。

当前位置: 车工厂 > 汽车保养

延长发动机配气机构使用寿命的常识。

更新时间:2019-12-02 13:33 来源:未知 点击:次 站内编号:1187

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配气机构的使用寿命应与发动机的整体使用寿命一致。然而,经常发现气门机构的使用寿命比发动机的总使用寿命低得多,尤其是诸如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等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在二次和三次维护中,有些部件已经超过了使用极限,需要提前更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在这方面,笔者谈了自己在延长配气机构使用寿命方面的粗浅经验。

一、气体分配机构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1.维修作业中维修质量差的突出问题是阀门和阀座工作面的加工质量达不到要求,造成工作面烧蚀凹陷和早期损坏;刮削时,凸轮轴轴承的配合间隙、接触面积和同心度达不到要求,加速磨损,因异常噪音造成早期损坏。更换气门导管时,铰孔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直接影响气门和气门座的使用寿命。

2.维修数据应用不当:维修过程中未能科学选择维修数据是零件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例如,进气门和气门座之间接触面的宽度为1~2.2毫米,排气门为1.5~2.5毫米。然而,在维修中,人们往往认为宽比窄更安全,习惯于选择上限或接近上限,所以新修的汽车气门工作面的宽度接近使用极限。另一个例子是气门根部间隙,汽车气门根部间隙一般为0.2~0.25毫米。然而,在维护和调整中,也存在这样的错误,即较大的间隙比较小的间隙更好。因此,它的使用超出了上限。事实上,间隙太大,这不仅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还会导致爆震声(来自气门)和早期损坏。

二、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气体分配机构的维护有许多手动操作。由于维修人员的技术差异和理解偏差,维修质量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因此,应特别重视配气机构的维护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维护质量,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1.阀门抛光:在维护工作中,如果阀门烧蚀、凹陷、凹陷,应进行抛光(严重时更换阀门)。通常在气门抛光机上进行,操作时应注意四个问题:苐yi,确保气门头与气门杆同心,否则应先对准;其次,光研磨的量越少,在能够研磨完整圆锥表面的前提下就越好。第三是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第四,阀杆末端的凹陷应该被平滑。

2.阀座铰孔:阀座铰孔通常是手工进行的,需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在消除凹陷和斑点的基础上,能够铰孔一个完整的锥面,铰孔量越小越好;第二,铰孔时力度要均匀,刀要轻抬轻合,少铰孔,多观察,保证少铰孔,高光洁度。第三,尝试与阀门匹配,以确定工作面的位置和宽度。位置应调整到阀锥表面的中部和下部。上下铰刀可用于调节。进气门工作面宽度可控制在0.9毫米(规定为1~2.2毫米),排气门宽度可控制在1.4毫米(规定为1.5~2.5毫米)。实践证明,研磨气门和气门座后,进气门可达1毫米,排气门可达1.5毫米,均在规定宽度的下限,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3.阀门研磨:阀门研磨分为两种情况。首先,阀门和阀座之间只有轻微的点蚀,不需要抛光或铰孔。其次,阀门和阀座已经抛光和铰削。前者先用租用的金刚砂打磨,点蚀后再用细金刚砂打磨,较后用机油打磨,直至密封符合要求,宽度符合要求。后者只能在密封性达不到要求时打磨,但操作时必须小心,不要用力过大,严禁上下敲打阀门,否则会出现凹砂痕迹,影响维修质量。

4.气门导管铰孔: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配合间隙是决定气门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更换新的气门导管时,铰孔时应严格控制配合间隙,并对每种车型规定间隙下限,这样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5.凸轮轴轴承刮擦:凸轮轴轴承刮擦是手动操作,很难保证质量。为了便于刮削,通常在缸体外加工,所以要特别注意四个问题:一是确定轴承刮削后的内孔直径(用公式表示:内孔直径=轴颈直径测量值+配合间隙下限值+轴承与座孔干涉测量值);第二,刮削时应尽可能保持轴承内孔和外圆之间的同轴度。第三,刮削时尽量配合轴颈(此时间隙为过盈+配合间隙),确保接触痕迹分布均匀;第四,将轴承压入座孔时,应注意对准油孔。刮擦后,安装凸轮轴,转动几次,并根据情况适当修整。接触面积应达到75%以上并均匀分布。间隙应符合规定。

6.气门根部间隙的调整:在气门机构各部件的正常使用过程中,气门根部间隙将随着部件磨损而变化。例如,当凸轮、气门杆端面和挺杆接触面磨损时,间隙将变大,而当气门头和气门座磨损时,间隙将变小。因此,建议在调整中取间隙的中间值。如果规定为0.2~0.25毫米,可以取0.22毫米,这不仅考虑了间隙变化的实际情况,还考虑了测量误差,从而充分保证了气门根部间隙功能的实现。

此外,配气机构其他零部件的维护主要是加强零部件的清洁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正确的调整和装配,以实现其整体协调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按照上述注意事项进行维护,就可以有效延长配气机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关于延长发动机配气机构使用寿命的常识。 资讯的全部内容了。

热点车讯

精彩推荐

汽车资讯新闻推荐